窦氏园亭二首(其二)
憩深怜洞室,吟稳忆扁舟。
谷口堪高隐,河梁厌远游。
卜居真此地,幽寂更何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窦氏园亭的静谧与雅致,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磴凿苍崖破”,以“磴”字描绘出石阶在苍翠的山崖上开辟出一条道路,既显现出园亭所在之地的险峻,也暗示了通往此处的不易,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池通碧涧流”则将视线转向园内的水景,碧绿的池水与山间清泉相连,形成一幅流动的画卷,不仅增添了园亭的生机,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循环。
“憩深怜洞室,吟稳忆扁舟”两句,诗人借由“洞室”与“扁舟”的意象,表达了对宁静避世生活的向往。在深邃的洞穴中休憩,仿佛能远离尘嚣,而在小舟上吟唱,则是心灵自由的象征,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愿望。
“谷口堪高隐,河梁厌远游”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偏爱,认为在山谷的出口处便能找到理想的栖息之所,而对远方的旅行则感到厌倦,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状态的崇尚。
最后,“卜居真此地,幽寂更何求”点明了诗人的心愿——在这片幽静之地定居,享受与世无争的生活,似乎已经找到了内心的满足与安宁,无需再寻求其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窦氏园亭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思考。
词语解释
碧涧的意思:碧绿的山间流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南史·隐逸传论》:“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 宋 林逋 《宿洞霄宫》诗:“碧涧流红叶,青山点白云。”...
扁舟的意思:◎ 扁舟 piānzhōu[small boat;skiff] 小船一叶扁舟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卜居的意思:◎ 卜居 bǔjū[choose a place for residence] 选择居处卜居于乡...
此地的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洞室的意思:仙人所居之处。亦指隐土居住之室。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吐吸烟霞,变炼丹液……下栖洞室,上宾羣帝。”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至深潭之澳溟,有洞室之穹崇。”...
高隐的意思:隐居。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业,号而称之,玄德玄晏是也。” 明 范汭 《琴川夜泊怀孙齐之》诗:“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还知高隐处,只隔水东西。”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八:“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高隐的意思:隐居。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业,号而称之,玄德玄晏是也。” 明 范汭 《琴川夜泊怀孙齐之》诗:“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还知高隐处,只隔水东西。”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八:“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谷口的意思:(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
河梁的意思:(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涧流的意思:山间的水流。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八解鸣涧流,四禪隐巖曲。” 唐 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涧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由于泉源丰富, 鸡公山 前山上出现几条涧流。”...
幽寂的意思:◎ 幽寂 yōujì[be secluded and lonely] 幽雅寂静,孤独寂寞...
远游的意思: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2).见“ 远游冠 ”。(3).见“ 远游履 ”。见“ 远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