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终慕堂(其二)
明 · 李昌祺
自怜成永感,那得再晨昏。
挂壁遗容在,纫衣密线存。
秋霜心易怆,春雨恨难论。
一脉书香远,相传子又孙。
挂壁遗容在,纫衣密线存。
秋霜心易怆,春雨恨难论。
一脉书香远,相传子又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终慕堂(其二)》表达了诗人深深的自我反思和感慨。首句“自怜成永感”揭示了诗人心中的自我怜悯和持久的情感触动,暗示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哀愁。次句“那得再晨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和无法改变,如同晨昏交替,始终如一。
接下来,“挂壁遗容在,纫衣密线存”通过描绘遗物——画像和衣物上的细密针线,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些实物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诗人感叹“秋霜心易怆,春雨恨难论”,将季节变化与内心悲痛相映照,秋霜象征岁月无情,春雨则寓言无尽的哀思难以言表。
最后两句“一脉书香远,相传子又孙”以书香为线索,寓意家族精神的传承,尽管亲人已逝,但他们的教诲和精神犹如书香,绵延不绝,影响着后世子孙。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家族传统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