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其九)
清 · 黄毓祺
九曲倚棹歌,三教森然立。
西去与西来,东家处其一。
三峰笑点头,我体即汝质。
世人见有三,歧路百千亿。
空翠难强名,与汝安名毕。
西去与西来,东家处其一。
三峰笑点头,我体即汝质。
世人见有三,歧路百千亿。
空翠难强名,与汝安名毕。
鉴赏
这首诗以武夷山的九曲溪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道、佛、儒三教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九曲倚棹歌”描绘了人在九曲溪上划船唱歌的情景,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接着,“三教森然立”则暗示了在这一特定场景下,道、佛、儒三教并存,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
“西去与西来,东家处其一”,通过对比东西方向的流动与静止,隐喻人生的前进与停留,以及在不同生活阶段的选择与定位。这里的“东家”可能象征着选择或立场,强调了在面对人生道路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三峰笑点头,我体即汝质”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三座山峰赋予生命,它们似乎在点头微笑,与诗人对话,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智慧。同时,诗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共生。
最后一句“世人见有三,歧路百千亿”指出人们往往在面对选择时感到困惑,因为世界上的道路千变万化,难以一一列举。而“空翠难强名,与汝安名毕”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认为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其深邃与复杂,最终应与自然和谐共处,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探讨了人生选择、自我认知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及自我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