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甑山士赏析

甑山士

清 · 陆世仪
甑山士,甑山士,甑底山头授书史。
人生何用读五车,但须一识忠孝旨。
轺东北来饮江水,金凫银雁飞都市。
越国风尘高蔽天,两缸覆我甑山前。
上有碧落下黄泉,冥冥长夜年复年。
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世仪的《甑山士》描绘了一位在甑山教书的士人形象,他教导学生注重忠孝之道,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而非死读书。诗中提到的“甑底山头授书史”象征着他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教育职责。诗人以“轺东北来饮江水”暗示士人的行程和生活,而“金凫银雁飞都市”则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与甑山的宁静形成对比。

“越国风尘高蔽天”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两缸覆我甑山前”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测,然而士人对忠孝的坚守如同“上有碧落下黄泉”,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信念。最后两句“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表达了诗人对士人精神的敬仰,即使在污浊的世界中,仍有像甑山士这样坚守道义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象征,赞扬了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