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唐 · 杜甫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注释
有妹:有个妹妹。良人:丈夫。
早殁:早逝。
诸孤痴:众多孤儿。
长淮:长淮河。
蛟龙怒:波涛汹涌。
扁舟:小舟。
杳杳:遥远。
南国:南方。
旌旗:旗帜。
呜呼:哎呀。
四歌:四遍歌。
林猿:山林中的猿猴。
啼清昼:悲鸣于白日。
翻译
有个妹妹在钟离,丈夫早逝留下孤儿们。淮河波涛汹涌似蛟龙发怒,十年了不知她何时能再来。
我乘小舟想去寻找,眼中满是南国飘扬的旗帜。
哎呀,我唱了四遍歌,白日间山林中的猿猴也为我悲鸣。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失去亲人的哀痛。首句“有妹有妹在钟离”中,“妹”字反复出现,传递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接着“良人早殁诸孤痴”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逝者深切的怀念和悲痛。
第三句“长淮浪高蛟龙怒”中,“长淮”指的是长江下游地区,而“蛟龙怒”则形象地描绘出水势汹涌、波涛澎湃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愤懑。紧接着的“十年不见来何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久违的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往昔岁月难以挽回的无奈。
在后面的两句中,“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扁舟”形容小船摇晃不定,而“箭满眼”则是说四周充满了敌对的箭矢,显示出诗人所处的危险与困境。“杳杳南国多旌旗”一句,则通过对南方战乱场景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最后两句“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声的哭泣。其中,“林猿”指的是林间的猿猴叫声,而“啼清昼”则形容它们的叫声清脆而悠长,仿佛在为诗人鸣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死亡与历史变迁时深沉的哀伤与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