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山西通志程婴公孙杵臼皆晋人其墓在忻州夷考其行真古义士也三复景仰偶成此诗
明 · 江源
义烈长垂汗简光,遗编三复仰馀芳。
捐躯易矣争先死,存赵难兮忍后亡。
豫让一生徒慷慨,荆轲千载足凄凉。
他时骑马经遗墓,定把椒浆奠一觞。
捐躯易矣争先死,存赵难兮忍后亡。
豫让一生徒慷慨,荆轲千载足凄凉。
他时骑马经遗墓,定把椒浆奠一觞。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程婴和孙杵臼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忠义之士的崇高敬意。诗中以“义烈长垂汗简光”开篇,赞颂了程婴和孙杵臼的英勇事迹如同历史的光辉,永远闪耀。接着,“遗编三复仰馀芳”表达了对他们的事迹反复研读,从中汲取道德的芬芳。
“捐躯易矣争先死,存赵难兮忍后亡”这两句描绘了程婴和孙杵臼为了国家大义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前者勇于先死,后者则在存赵的艰难时刻坚守不退,体现了他们高尚的牺牲精神。
“豫让一生徒慷慨,荆轲千载足凄凉”通过对比豫让和荆轲,进一步强调了程婴和孙杵臼行为的高尚与伟大,即便是在千年之后,他们的故事仍能引发人们的感慨与同情。
最后,“他时骑马经遗墓,定把椒浆奠一觞”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想象着未来经过他们的墓地时,会以椒浆祭奠,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忠义之士的颂扬,也是对后世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抉择时应秉持的道德准则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