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赏析

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

宋 · 晁说之
岷江将入海,金山中斥攫。
近樵得雁荡,平地风落落。
狞儿一称绝,如夔理舜乐。
那知嵩石淙,视彼削则削。
两处各瑰俊,一旦得磅礴。
水从嵩阴来,到此几溪壑。
势尽划纵横,天地自开凿。
腹背涵丛峰,星斗俱漠漠。
波摇下嵚崟,云度上岞崿。
为山无麓趾,突兀便可乐。
北首揖三顶,雁行共辽寞。
睥睨万培塿,飘然风中箨。
莫言聚石耳,乍如五阴剥。
试观烟霞生,如莲敷青雘。
非山亦非石,水亦非激跃。
痴龙有路寝,醉蜃不收阁。
因得为人戏,何处颜色怍。
或疑上帝宫,盆山映丛薄。
盲风吹下将,尘世暂斟酌。
又疑涿野战,行阵龙虎作。
过怒禁不散,结此空黝噩。
宁论八阵图,水来俄而却。
惜哉游者稀,元老情不恶。

拼音版原文

mínjiāngjiānghǎijīnshānzhōngchìjué

jìnqiáoyàndàngpíngfēngluòluò

níngérchēngjuékuíshùn

zhīsōngshícóngshìxiāoxiāo

liǎngchùguījùnbàng

shuǐcóngsōngyīnláidào

shìjìnhuàzònghéngtiānkāizáo

bèiháncóngfēngxīngdòu

yáoxiàqīnyínyúnshàngzuò崿è

wèishānzhǐ便biàn

běishǒusāndǐngyànxínggòngliáo

wànpéilǒupiāoránfēngzhōngtuò

yánshíěrzhàyīnbāo

shìguānyānxiáshēngliánqīnghuò

fēishānfēishíshuǐfēiyuè

chīlóngyǒuqǐnzuìshènshōu

yīnwèirénchùyánzuò

huòshànggōngpénshānyìngcóngbáo

mángfēngchuīxiàjiāngchénshìzànzhēnzhuó

yòu涿zhuōzhànxíngzhènlóngzuò

guòjìnsànjiékōngyǒuè

nínglùn

注释

斥攫:形容山石突兀、怪异。
雁荡:地名,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夔:古代传说中的大鸟,善音乐。
嵩石淙:指嵩山的溪流。
削则削:形容山势陡峭。
磅礴:形容气势宏大。
麓趾:山脚。
睥睨:傲视。
培塿:小山丘。
剥:色彩斑斓。
青雘:青绿色的颜料。
痴龙:比喻沉睡的山水。
醉蜃:形容幻象中的楼阁。
颜色怍:形容景色美丽得令人羞愧。
涿野战:可能指历史上的战役。
八阵图:诸葛亮的军事阵法。
俄而:忽然。
元老:年长有威望的人。

翻译

岷江即将汇入大海,金山中矗立着怪石
近处砍柴发现雁荡山,平地间风声萧瑟
凶猛的孩子称赞绝美,如同夔在为舜演奏音乐
哪知嵩山石涧清流,看似平淡实则峻峭
两地各有奇景,此刻交汇成磅礴壮观
水从嵩山南麓而来,经过无数溪谷沟壑
水流势如划破天地,仿佛自然开凿
山腹背负丛峰,星斗闪烁一片寂静
波涛摇动险峻山岩,云雾缭绕峰顶
山无平坦之地,突兀而立令人愉悦
北望三座山峰,像雁行般辽阔寂寞
傲视万座小山,如风中的竹叶飘摇
别以为只是堆砌石头,瞬间如五彩斑斓
看那烟霞升腾,如莲花盛开于青翠之中
并非山石本色,水也不再激荡跳跃
痴龙有休息的宫殿,醉蜃不收起它的楼阁
因此得以被人欣赏,何处美景不令人心动
有人误以为神宫,倒影映照在丛林薄雾中
狂风卷下尘土,世间万物在此暂作停留
又似涿野之战,行军阵列如龙虎争斗
愤怒的力量无法消散,凝结出这空旷阴郁
何须谈论八阵图,水来又退去
可惜游人稀少,长者对此景色并无厌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通过对岷江入海、金山中的奇石、雁荡山和平地风的描绘,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和动态感。诗人运用比喻,将石淙的形态比作夔理舜乐的绝唱,与嵩山的峻峭形成对比,强调了两地山水的独特魅力。

诗中通过“腹背涵丛峰”、“波摇下嵚崟”等句,描绘了水流经过崇山峻岭,形成的壮观景象,表现出水的灵动与山的雄浑。诗人还借石淙无麓趾的奇特形状,表达出自然的不拘一格和超脱世俗的意趣。

接下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将石淙比喻为龙宫、醉蜃阁,甚至涿野战场,展现了其变幻多端的风貌。他感叹游者稀少,但对石淙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认为它超越了简单的山水描绘,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石淙的奇特景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