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四贤诗(其一)赏析

四贤诗(其一)

元末明初 · 张羽
胜日罢书经,扬舲出远坰。
清流兼峻岭,应不减兰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羽在元末明初时期的一次游历体验。他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放下书卷,乘船前往遥远的郊野。诗中提到的“扬舲”即为乘船之意,“出远坰”则表明了远离城市喧嚣,深入自然之境的旅程。

“清流兼峻岭”,诗人以“清流”象征清澈的溪水,以“峻岭”比喻陡峭的山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应不减兰亭”一句,巧妙地将这次游历与东晋文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古人相似,都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词语解释

不减的意思:◎ 不减 bùjiǎn[no less than] 不次于,不少于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峻岭的意思:连绵的高山。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明 刘基 《过闽关》诗:“峻岭如弓驛路赊,清溪一带抱水斜。” 清 徐翔鵾《普安道中》诗:“横穿峻岭几千丈,直下危峰数十盘。”...

兰亭的意思:(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

胜日的意思:(1).古代五行家谓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克之日为“胜日”。《史记·孝武本纪》:“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如火胜金,用丙与丁日,不用庚辛。”(2).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晋书·卫玠传》:“及长,好言玄理……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金 刘仲尹 《秋日东斋》诗:“胜日一樽能笑客,更须官鼓候晨挝。”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如今春光将暮,花事渐阑,趁此胜日好怀,且向园中一步。”...

书经的意思:(1).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2).抄写佛经。 唐 王梵志 《寻常勤念佛》诗:“寻常勤念佛,昼夜爱书经。”...

扬舲的意思:犹扬帆。 南朝 梁 刘孝威 《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明 文徵明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诗:“扬舲入 淮 泗 ,春云去闲闲。” 陈去病 《梨花里留别亚子》诗:“向晚扬舲去,縈情入杳冥。”...

远坰的意思:遥远的郊野。 唐 钱起 《观舞马赋》:“垂耳 长阪 ,翘足远坰。” 宋 梅尧臣 《丛杉》诗:“翠姿且有干云势,岂是孤生向远坰。” 元 萨都剌 《送友之金陵》诗:“ 江 城积雨开新霽,行李萧萧去远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