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垆日有感是日始见霜
具羞供墓祀,炽炭煖寒炉。
望望乡关远,栖栖旅思孤。
形骸看渐老,节序不停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宗仪在深秋时节的所见所感。"阳月日云初,新霜万瓦铺",他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秋分之后的第一个霜降,霜白如雪,覆盖在屋瓦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具羞供墓祀,炽炭煖寒炉",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意,准备丰盛的食物祭祀,同时生火取暖,显示出生活的日常与亲情的温暖。
"望望乡关远,栖栖旅思孤",诗人遥望远方的故乡,内心充满思乡之情,旅居在外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形骸看渐老,节序不停徂",他感叹岁月匆匆,自己的身体逐渐衰老,而时光的流逝却无止无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霜降、祭祀、思乡和岁月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常有的怀旧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词语解释
寒炉的意思:寒天的火炉。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 陆游 《即事》诗:“雅闻 岷 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糝羹。”...
节序的意思: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 梁 江淹 《谢仆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江 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之一:“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李大钊 《青春》:“每更节序,輒动怀思,人事万端,那堪回首,或则幽闺善怨,或则骚客工愁。”...
旅思的意思:羁旅的愁思。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唐 王勃 《羁游饯别》诗:“寧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宋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词:“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栖栖的意思:亦作“栖栖”。1.忙碌不安貌。《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飭。” 朱熹 集传:“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论语·宪问》:“ 丘 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而乃自西徂东,席不暇温,欲慕 孔 墨 栖栖之事。”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十五:“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邹 ,后始卓犖称 軻丘 。” 黄节 《沪江重晤秋枚》诗:“重逢莫作蹉跎语,正为栖栖在乱离。”(2).孤寂零落貌。 唐 白居易 《胶漆...
栖旅的意思:(1).寄身他乡。 唐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诗之八:“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2).指旅居之处。 唐 韦应物 《答杨奉礼》诗:“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望乡的意思: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礼记·奔丧》:“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緦麻即位而哭。” 唐 刘长卿 《登台远眺》诗:“古臺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望望的意思:(1).瞻望貌;依恋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郑玄 注:“望望,瞻顾之貌也。” 南朝 齐 谢朓 《怀古人》诗:“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唐 董思恭 《感怀》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宋 王安石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平皋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2).失望貌;扫兴貌。《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顾之貌。” 唐 唐彦谦 《感物》诗之一:“岂无鱼鳖交,望...
乡关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形骸的意思:◎ 形骸 xínghái[the human skeleton or body] 形体(多指人的)...
阳月的意思:农历十月的别称。 汉 董仲舒 《雨雹对》:“十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於无阳,故谓之阳月。”《后汉书·马融传》:“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林衡戒田,焚莱柞木。” 唐 章孝标 《次韵和光禄钱卿》之二:“同期阳月至,灵寳祝葭灰。” 清 钱谦益 《蔚村温如陈翁八十寿序》:“ 蔚村 温如 陈翁 ,孝廉 确菴子 之父也。今年阳月,春秋八十。”...
月日的意思:(1).月亮和太阳。 唐 韩愈 《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刺史不仁,可坐以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划劙云阴,卷月日也。”(2).日子;时日。《史记·封禅书》:“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伏念臣自蒙恩,改授京官,到今七年,除持服月日外,亦以四年餘两个月。”《元史·世祖纪二》:“詔新立条格:省併州县,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给俸禄,分公田,计月日以考殿最。”(3).指旧历一个月的时间。《水浒传》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