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其四)赏析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其四)

宋 · 苏颂
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
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
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
文成内外服,二美冠周篇。

注释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儒家经典为主。
镇俗贤:能镇守地方,品德贤良的人。
尊长孺:尊敬年长有德的人。
衮冕: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
新隧:新建的墓穴。
故阡:旧有的墓地。
内外服:指中央与地方的治理。
二美:双重美德,赞美其文治武功。
周篇:周朝的历史文献或赞歌。

翻译

汉代选拔明经之士,唐朝有能人治理地方。
当时尊崇年长而有德者,上天却突然剥夺了他的权力。
他身着华丽的礼服下葬,哀乐在旧墓地回响。
他的文治武功影响深远,成为周朝文献中的双美典范。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文化气息的诗歌,语言精美,意境深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两句,赞颂了古代的英才,他们不仅是学问渊博,而且能够以德行影响世人。"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则表现出一种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情感,即使是年高德劭之人,也难免天命的剥夺。

接下来的"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描绘了一幅古代文武官员出征图景。"衮冕"指的是古代官员的礼服,而"新隧"则是指军事行动的开始;"笳箫"是战争中用来号令的乐器,"故阡"则暗示了一种历史的回响。

最后两句"文成内外服,二美冠周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文武兼备者的赞扬。这里的"二美"可能指的是军事和文化的双重成就,而"冠周篇"则是说这种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功业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