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水心先生雁山韵
宋 · 释元肇
方壶圆峤神仙经,远不可到虚其名。
东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驾回山灵。
了知天地不终惜,雁荡殿出集大成。
辋川无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劳形。
有生莫厌行荦确,四十九折重盘萦。
珠玑乱撒龙斗富,楼殿巧著僧争清。
巅崖咫尺分阴晴,幽壑噫欠生雷霆。
新诗弹压得二妙,厖眉雪顶交欢迎。
煮茶夜坐发深省,古涧旋汲铜花青。
老子于此兴不浅,落红千点春无情。
东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驾回山灵。
了知天地不终惜,雁荡殿出集大成。
辋川无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劳形。
有生莫厌行荦确,四十九折重盘萦。
珠玑乱撒龙斗富,楼殿巧著僧争清。
巅崖咫尺分阴晴,幽壑噫欠生雷霆。
新诗弹压得二妙,厖眉雪顶交欢迎。
煮茶夜坐发深省,古涧旋汲铜花青。
老子于此兴不浅,落红千点春无情。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名为《次水心先生雁山韵》。诗中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诗开篇即以“方壶圆峤神仙经”起笔,引出对仙境般的雁荡山的向往与赞美,接着提到东嘉(今浙江温州)自古便是山水胜地,但雁荡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甚至传说中的山神也难以抗拒其召唤。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认为天地间的一切并非永恒不变,雁荡山作为大自然的杰作,集天地之大成。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即使如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王摩诘)这样的大师,也无法完全捕捉雁荡山的精髓,因为山的壮丽与变幻无穷,非人力所能尽述。诗人强调了雁荡山的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险峻的山峰,又有幽深的山谷,四季更替,气象万千。
诗中还描绘了雁荡山的自然景观之美,如珠玑般散落的瀑布,楼阁与僧侣的巧妙布局,以及山峰间瞬息万变的天气,都赋予了雁荡山独特的生命力。诗人通过“有生莫厌行荦确”一句,鼓励人们勇敢探索,体验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雁荡山的深深喜爱与感慨,即使在春天,落花满地,也未能减损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诗中不仅赞美了雁荡山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