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内弟郑忝生赏析

哭内弟郑忝生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悠悠重悠悠,送子冈陇头。
乍可为陌上之秋草,繁霜一夕同荒邱。
不能为磷磷之白石,相看逝水旋东流。
与君别何所,庭前绿竹下。
日夕君不来,春云覆平野。
与君期何日,三五轮魄充。
君归黄泉去,月轮故未空。
君家旧住鹿门溪,君魂欲归道路迷。
与君相逢入桂城,铁骑斥野飞箭鸣。
旧愁疑在春梦惊,乃知君死而余生。
生亦不可期,死亦不可悲。
鸡鸣月落杉桥路,且与须臾哭别离。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悼念内弟郑忝生的作品,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诗人以“悠悠”起笔,表达了对亡者的无尽哀思和时间的漫长感。他将生死比喻为“陌上之秋草”与“磷磷之白石”,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与亡者在“庭前绿竹下”道别,期待的相聚却未能实现,只有春云覆盖的田野和月轮的盈亏作为时光的见证。

诗中“三五轮魄充”暗指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着对郑忝生生死轮回的思考。鹿门溪、桂城等意象,描绘出郑忝生魂归之路的迷茫和遥远,以及战场的残酷。诗人的情绪在“旧愁疑在春梦惊”处达到高潮,意识到亡者的离去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

最后,诗人以“鸡鸣月落杉桥路”表达对分别时刻的深切怀念,以及“且与须臾哭别离”的无奈与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哀而不伤,展现了对生死的独特理解和对亲情的深深怀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