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宝禅师
宋 · 陈师道
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
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后。
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
初闻饮光笑,复作空生瘦。
今年退后禅,袖手不肯又。
真成菩萨魔,未免化城咎。
白月悬清光,大钟得辞扣。
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
丰台两禅子,三请期一觏。
翩然挈瓶盂,百里往相就。
古寺风雨馀,触目初邂逅。
夙昔有静缘,欢然宛如旧。
教我早自异,业成谁得救。
世故已备尝,踌躇复何候。
钻火勿停手,时来自渠透。
慇勤礼白足,吾为太山溜。
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后。
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
初闻饮光笑,复作空生瘦。
今年退后禅,袖手不肯又。
真成菩萨魔,未免化城咎。
白月悬清光,大钟得辞扣。
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
丰台两禅子,三请期一觏。
翩然挈瓶盂,百里往相就。
古寺风雨馀,触目初邂逅。
夙昔有静缘,欢然宛如旧。
教我早自异,业成谁得救。
世故已备尝,踌躇复何候。
钻火勿停手,时来自渠透。
慇勤礼白足,吾为太山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送法宝禅师》,表达了对法宝禅师的敬仰与对其修行道路的感慨。首句“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赞扬了禅师坚韧不拔的修行意志和崇高的道行,犹如铁脚踏遍世间,声名远播。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在修行上落后于禅师,表示对禅师智慧的钦佩。
“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比喻禅师如瑶林中的佼佼者,光彩夺目。“初闻饮光笑,复作空生瘦”描绘了禅师的智慧与超脱,如同饮光而笑,身形虽瘦却精神饱满。然而,“今年退后禅,袖手不肯又”则暗示禅师决定回归内心,不再轻易涉入尘世。
“真成菩萨魔,未免化城咎”暗指禅师的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有魔障和考验。“白月悬清光,大钟得辞扣”以自然景象寓言,鼓励禅师坚守信念,时机自会来临。“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赞美禅师知止与随缘的智慧,表达对禅师继续修行的期待。
最后四句写禅师应约来访,诗人与之在古寺中相遇,旧日的友情得以重拾。诗人感慨世事变迁,但仍希望禅师能坚持下去,自己将如泰山之溜水,永远尊敬禅师。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