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四)
宋 · 陈傅良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
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
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
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注释
累觞:连续饮酒。以为欢:作为欢乐的方式。
班荆:铺荆条在地上坐。
以为仪:作为礼仪。
贵:珍贵。
至意:真挚的心意。
亏:受损。
颇常怪:常常感到奇怪。
小雅:《诗经·小雅》。
鹿鸣:《鹿鸣》篇。
鱼丽:《鱼丽》篇。
宾主:主人和宾客。
百拜:多次行礼。
六经:儒家经典的六部。
支离:琐碎、不连贯。
翻译
以饮酒为乐,以席地而坐为礼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如此重视,不要让真心实意受到损害。
我常常对《小雅》中的内容感到奇怪,如《鹿鸣》到《鱼丽》,
宴会上宾主频繁行礼,似乎六经中的礼仪过于繁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饮酒和席地而坐的简朴方式表达友情的珍贵,强调在人际交往中,真诚与真情更为重要,不应过于繁琐的形式主义所束缚。他对于《小雅》中的某些篇章如《鹿鸣》和《鱼丽》,以及《六经》中过分注重礼仪的规定提出疑问,认为过度的礼节可能会损害真正的情感交流。
诗中“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描绘了朴素的宴饮场景,以酒为乐,以草垫为座,显得亲切自然。接着,“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珍视,提醒人们在应酬中要保持真实的情感交流。
诗人对于《小雅》中“鹿鸣”和“鱼丽”的描述,可能是在暗示古代礼乐文化中的某些繁琐仪式,他认为这些仪式虽然繁复,但可能掩盖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最后,“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批评了过分依赖经典教条,使得礼仪变得机械而失去了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陈傅良对人际关系和传统文化中礼仪的看法,主张回归简单与真诚,反对形式主义对情感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