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行不喜烘开牡丹为诗道其意依韵和之
清 · 范当世
伯行才气不可当,一蹴已就欧苏堂。
颉颃古人岂在貌,肺腑净洁心肝芳。
不喜人情浪颠倒,要与一世守大常。
爱惜廉隅到花卉,恸其早被园丁殃。
思量雍培待时至,听任造物施丹黄。
北方天地君知否,满眼沙漠蒙曦光。
一年三时在冰窖,悠悠后土无春藏。
老蟠孤根向龙蛰,那有惊雷来发扬。
园丁似比宋人智,突出异卉如人长。
一苞一金岂为贵,陆生何不倾归囊。
我悲寓园太萧瑟,每醉欲倒依公傍。
岂知金碧楼台下,也有寒人抱雪霜。
颉颃古人岂在貌,肺腑净洁心肝芳。
不喜人情浪颠倒,要与一世守大常。
爱惜廉隅到花卉,恸其早被园丁殃。
思量雍培待时至,听任造物施丹黄。
北方天地君知否,满眼沙漠蒙曦光。
一年三时在冰窖,悠悠后土无春藏。
老蟠孤根向龙蛰,那有惊雷来发扬。
园丁似比宋人智,突出异卉如人长。
一苞一金岂为贵,陆生何不倾归囊。
我悲寓园太萧瑟,每醉欲倒依公傍。
岂知金碧楼台下,也有寒人抱雪霜。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一个园丁的观察与思考。开篇即赞美伯行之才气,超逸绝伦,如同一跃就能达到欧苏堂的境界,颉颃古人不仅在外貌,更在于内心的纯净和高尚品格。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态度,不喜人情的浮华与颠倒,愿意守护大常,即保持本真不随波逐流。同时,对园中花卉有着深切的情感,担忧它们被无情的园丁所伤害。
接下来,诗人思索着自然界的规律和造物主的手法,似乎在等待时机成熟。北方广阔天地,虽蒙尘沙,但也自有其知晓。三季更迭,一年一度的冰冷与春意的缺失,让后土(指古代圣人治理世界)显得无从存留。
老树孤根似向龙蛰而生长,然而没有惊雷来激发生命力。园丁似乎比宋人的智慧更胜一筹,能使异卉突出,如同人间的英才。诗中提及“一苞一金岂为贵”,可能是在反思价值观念,质疑为什么不倾注心血于土地上。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寓园萧瑟景象的悲凉,每当醉意欲倒,便想依傍于公。然而,即便是在金碧辉煌的楼台下,也有寒冷如雪霜的人们在忍受苦寒。
整首诗通过观察园丁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生命、价值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悲凉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