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梅市暮归三山赏析

梅市暮归三山

宋 · 陆游
日日蛮童佩一壶,壶乾时亦复村酤。
横林露塔远犹见,暮霭笼山淡欲无。
绿浦例凭菰作界,画桡常遣鹭前驱。
此身元是沧浪客,敢学高人乞镜湖。

拼音版原文

mántóngpèikǔnkǔnqiánshícūn

hénglínyuǎnyóujiànǎilóngshāndàn

绿píngzuòjièhuàráochángqiǎnqián

shēnyuánshìcānglànggǎnxuégāorénjìng

注释

日日:每天。
蛮童:野蛮孩童。
壶:酒壶。
村酤:村里买的酒。
横林:远处的树林。
露塔:塔尖。
暮霭:傍晚的雾气。
淡欲无:几乎看不见。
绿浦:绿色水湾。
菰:茭白。
界:边界。
画桡:画舫。
鹭:白鹭。
元是:本是。
沧浪客:沧浪的过客。
乞镜湖:乞求镜湖的生活。

翻译

每天都有野蛮孩童佩带酒壶,壶中酒尽时又会去村里买酒。
远处的树林中,塔尖若隐若现,傍晚的雾气轻柔地笼罩着山峦,几乎看不见了。
绿色水湾通常以茭白为边界,画舫出行常常让白鹭在前方引路。
我本就是来自沧浪的过客,怎敢效仿高人,乞求镜湖的宁静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市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日蛮童佩一壶”写出了日常生活中孩童们手持酒壶的场景,透露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悠闲。次句“壶乾时亦复村酤”进一步强调了村民们的饮酒习俗,即使壶中酒尽,也会再取自村庄。

“横林露塔远犹见”描绘了远处树林中隐约可见的塔影,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黄昏时分的朦胧之美跃然纸上。“暮霭笼山淡欲无”则以轻淡的暮霭笼罩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绿浦例凭菰作界”写的是绿色水边,茭白作为自然的边界,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特色。“画桡常遣鹭前驱”则通过描绘船行时常常有白鹭引领,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归航的画面,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此身元是沧浪客,敢学高人乞镜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自比为沧浪客,暗示自己心境如水,渴望像高人一样过上隐逸的生活,乞求能拥有如镜湖般的宁静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现了陆游的田园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