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吟
宋 · 陈藻
按图自古无人到,二百年来户口添。
架屋上山成市井,张官近海课鱼盐。
估客趁潮撑米入,没人忍冻采蚝粘。
仲尼有庙尘谁扫,寺观峥嵘香火严。
架屋上山成市井,张官近海课鱼盐。
估客趁潮撑米入,没人忍冻采蚝粘。
仲尼有庙尘谁扫,寺观峥嵘香火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自古:从古代。无人:没有人。
户口:人口。
添:增加。
架屋:建造房屋。
市井:市集。
张官:设置官员。
课:征收。
鱼盐:渔业和盐业。
估客:商人。
撑米入:运米进入。
没人:没有人。
忍冻:忍受寒冷。
仲尼:孔子。
庙:庙宇。
尘谁扫:灰尘谁来打扫。
峥嵘:高峻的样子。
香火严:香火旺盛。
翻译
自古以来无人涉足此地,两百年间人口逐渐增加。山上建屋形成市集,官员靠近海边征收鱼盐税。
商贩趁着潮汐运米而来,无人忍受寒冷采集生蚝。
孔子庙宇虽在,却尘埃满目,寺庙巍峨,香火旺盛。
鉴赏
这首诗《海口吟》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描绘了海口地区从荒凉到繁华的变化。首句“按图自古无人到”暗示海口在古代并非人烟罕至之地,但可能交通不便;“二百年来户口添”则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和聚居。接下来两句“架屋上山成市井,张官近海课鱼盐”,生动描绘了山地逐渐开发,形成集市,海边也设置了管理机构,征收渔盐税的情景。
“估客趁潮撑米入,没人忍冻采蚝粘”进一步展现了海口作为贸易港口的繁忙景象,商贩利用潮汐运输货物,渔民冒着严寒采集海蛎,生活气息浓厚。最后一句“仲尼有庙尘谁扫,寺观峥嵘香火严”,以孔子庙的冷清反衬出海口市井生活的热闹,寺庙香火旺盛,反映出当地信仰文化的繁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口从偏僻到繁华的变迁,以及当地经济与文化活动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