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女冠
唐 · 李益
雾袖烟裾云母冠,碧琉璃簟井冰寒。
焚香欲使三清鸟,静拂桐阴上玉坛。
焚香欲使三清鸟,静拂桐阴上玉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雾袖:形容衣袖被雾气笼罩,显得神秘而朦胧。烟裾:轻盈如烟的下摆,暗示女子身姿曼妙。
云母冠:用云母装饰的头冠,显示贵重和华丽。
碧琉璃簟:翠绿色的琉璃井栏,色彩鲜艳。
井冰寒:井水寒冷,象征清凉和高洁。
焚香:点燃香料,用于祭祀或静心。
三清鸟:传说中的仙鸟,可能指求仙问道的意象。
静拂:静静地拂过,形容动作轻柔。
桐阴:梧桐树下的阴影,常寓意清幽。
玉坛:玉石筑成的神坛,用于举行神圣仪式。
翻译
雾气笼罩的衣袖和轻烟般的裙摆,头上戴着云母制成的华冠。绿色如琉璃的井栏,映照着冰冷的井水,仿佛来自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道士在避暑山庄中的静逸生活形象。"雾袖烟裾云母冠,碧琉璃簟井冰寒"几句话,就构筑了一个清凉脱俗的仙境环境,其中“雾袖”、“烟裾”皆是柔美的意象,"云母冠"则显得神秘而高贵;"碧琉璃簟井冰寒"更增添了一份灵动与冷艳。这些形容词汇交织出一幅幽静、清凉且富有道家色彩的画面。
接着,“焚香欲使三清鸟,静拂桐阴上玉坛”两句,则展现了女道士在这避暑山庄中的神圣行为。"焚香"是用于礼仪和冥想的一种宗教行为,通过焚烧香料来净化心灵;"三清鸟"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提及的仙鸟,象征着纯洁与高洁;"静拂桐阴上玉坛"表达了女道士在宁静的环境中进行宗教仪式的情景。这里的“静拂”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桐阴”、“玉坛”则是她冥想与祭拜之地,显得庄严而神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家礼仪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女道士避暑山庄中的生活状态,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