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三)
清 · 何栻
长吉善诗歌,作记非其才。
文章蜕仙骨,或者新胚胎。
咄哉叶律郎,上界何官阶。
天上葬神仙,不知今几回。
罡风扫河汉,下有昆明灰。
何不乞长寿,还向人间来。
文章蜕仙骨,或者新胚胎。
咄哉叶律郎,上界何官阶。
天上葬神仙,不知今几回。
罡风扫河汉,下有昆明灰。
何不乞长寿,还向人间来。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名为《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三)》。诗中对李贺(字长吉)的文学才华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探讨了文学与生命、仙界的联系。
首句“长吉善诗歌,作记非其才”赞美李贺的诗歌天赋,认为他撰写记述类作品并非其所长,暗示李贺的才华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接下来的“文章蜕仙骨,或者新胚胎”,进一步强调李贺的文学作品如同仙人的骨骼一般独特,可能孕育着新的文学形态或理念。
“咄哉叶律郎,上界何官阶”一句,以戏谑的语气提出疑问,对李贺在仙界的地位表示好奇,同时也表达了对李贺非凡才华的敬仰。接着,“天上葬神仙,不知今几回”则通过想象李贺在仙界的命运,表达了对文学家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天才的惋惜。
“罡风扫河汉,下有昆明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罡风横扫银河,暗示李贺的文学作品如同星辰般璀璨,即使在仙界也留下了不朽的痕迹。而“何不乞长寿,还向人间来”则是对李贺的深切怀念,希望他能重返人间,继续为世人带来文学的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贺文学成就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学家个人命运的同情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