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遇寒食
唐 · 施肩吾
去岁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镜湖西。
信知天地心不易,还有子规依旧啼。
信知天地心不易,还有子规依旧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岁:去年。清明:清明节。
霅溪口:霅溪边(霅溪,古代浙江河流名)。
今朝:今日。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镜湖西:镜湖西部。
信知:深知。
天地心:天地的情感。
不易:难以改变。
子规:杜鹃鸟。
依旧:依然。
翻译
去年清明时节在霅溪边,今日又是寒食日在镜湖西边。深知天地之间的感情难以改变,耳边依然回荡着杜鹃鸟的啼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越中遇寒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诗中的“去岁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镜湖西”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同一时期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感受。霅溪口和镜湖西都是诗人行走处,清明和寒食分别代表着春天和寒冷的气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亲切感知。
“信知天地心不易”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宇宙万物本质不变的哲学思考。这里的“天地心”,暗示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客观存在,即便是季节更替,也无法改变其本质。
最后,“还有子规依旧啼”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子规即杜鹃,是一种在春夜里鸣叫的鸟。诗人通过子规不变的鸣叫,强化了对自然界恒久不变主题的描绘,同时也寓含着对生命连续性的一种肯定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永恒与生命之连续性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