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赏析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

宋 · 苏轼
海石来珠浦,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淮东牧。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注释

珠浦:比喻海中奇石。
蛾绿:形容秀色如绿色蛾眉。
坡陀:形容山坡起伏。
仇池:古代地名,此处比喻奇异山景。
馈饷:赠送礼物。
高丽盆:指珍贵的器皿。
文登玉:指质地优良的玉石。
五夜:夜晚。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茅舍:简陋的房屋。
间道:小路,秘密通道。

翻译

海中的奇石涌上海滩,秀美的色泽如同蛾眉般翠绿。
在小小的山坡上,它弯曲地展现出山峦的轮廓。
两座华美的山峰相连,中间是空洞的三茅峰腹地。
起初怀疑它是仇池山的幻化,又怕它是瀛洲的缩影。
使者深情厚意,将它赠予淮东的官员。
得到它我欣喜得无法入睡,与你交往绝不轻率。
用高丽的盆子盛装,垫着文登的美玉衬托。
它的幽光在夜晚提前显现,冷气能压过三伏的炎热。
老夫生涯漂泊不定,长久以来未能确定住所。
即使千里追寻,只为一人能得到它。
被贬谪的贵公子,如今身处武当山谷。
他见到山景或许已生厌倦,为何还要夺取他的所爱。
想要留下它,叹息赵国力量微弱;宁愿不答应秦国的要求。
切勿随意流传,尽快秘密归还。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描写自然山水景色的作品,通过对山石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向往。开篇“海石来珠浦,秀色如蛾绿”即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画面,将山石比作珍贵的宝物,色泽鲜明如同翠绿色的蛾翼。

接着,“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描绘了山石在空间上的曲折变化,以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存。这里诗人用“宛转”二字形容山石的自然流畅,与后文中对人的行动选择的描述相呼应。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则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奇特结构和内部空间,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至此,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认识与热爱。

以下几句“初疑仇池化, 又恐瀛州蹙。殷勤峤南使,馈饷淮东牧”则转向了对历史传承和文化记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山石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文明的怀念与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忧虑。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获得这份自然美景的喜悦,以及他希望这种喜悦能够持久,不会因为世事变迁而消逝。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此处的比喻和象征,强调了山石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形态,更在于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诗人将山石与精致的工艺品相比较,提升了山石的地位。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自然界中季节更替所带来的气候变化。这两句诗通过对光线和温度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哲思。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此处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流年似水的感慨。将自己比作旅客,将居所比作草舍,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深刻体会。

“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这一句,则转向了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视。诗人希望能够与朋友保持联系,不论距离多远,都能时常想念对方。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这里则是对某位尊贵者的称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高洁品德和不凡境遇的向往。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此处表现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景时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惊叹到后来的审视,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最后,“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则是诗人对于继续停留在美好环境中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历史遗迹的尊重和保护之情怀。这里的“赵弱”、“秦曲”都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更通过山石的形态、结构和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哲思与情操,是一篇集美学、哲学、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