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初正偶题赏析

初正偶题

明 · 袁宏道
惯懒无心更出关,清时梦亦趁人閒。
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
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
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初正偶题》。诗中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惯懒无心更出关”,表达了诗人习惯于懒散的生活,无意于外出,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接着“清时梦亦趁人閒”一句,进一步说明在清平的时代里,连梦境都充满了悠闲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寺庙中寻找花朵的喜悦,以及独自一人在江边观赏流水的闲适。通过“寻花”和“看水”的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这里以古代隐士栗里子(陶渊明)为参照,表达了诗人逐渐倾向于隐居生活的心境,同时又计划全家迁往玉泉山,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家庭生活的重视。

最后,“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情。即使是在苍老的树枝上,也能见到生命的活力,诗人借此表达出即便在看似平凡或艰难的生活中,也能发现并珍惜那些微小而珍贵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与满足的精神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