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引谚
先秦 · 无名氏
兽恶其网。
民恶其上。
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
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黍稷无成。
不能为荣。
黍不为黍。
不能蕃朊。
稷不为稷。
不能繁殖。
所生不疑。
惟德之基。
狐埋之而狐搰之。
是以无成功。
觥饭不及壶餮。
民恶其上。
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
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黍稷无成。
不能为荣。
黍不为黍。
不能蕃朊。
稷不为稷。
不能繁殖。
所生不疑。
惟德之基。
狐埋之而狐搰之。
是以无成功。
觥饭不及壶餮。
鉴赏
这首诗出自《国语》一书,体现了古人对于国家治理和民心向背的深刻理解。"兽恶其网"与"民恶其上"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被束缚的动物和被压迫的人民对束缚和压迫之事的本能反感。"众心成城"和"众口铄金"则描绘了民意的力量,如同坚不可摧的城墙和熔化金属一般,强调了民众合力的巨大威力。
接着,"从善如登"与"从恶如崩"两句,用登山与崩塌之比喻,说明了选择善良道路会像攀登高峰一样艰难但最终可达顶端,而选择邪恶则如同土石流般迅速却无任何成就。"黍稷无成"和"不能为荣"两句,通过比喻农作物的成败,说明了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与荣耀。
最后几句"黍不为黍、不能蕃朊。稷不为稷、不能繁殖"进一步强调了如果农作物失去了其本性,那么就无法实现增产和繁衍。"所生不疑、惟德之基"则表达了只有基于道德的基础,才能使生命生长不受质疑。狐埋食物却又挖掘出来的行为,象征着自食其果,最终导致无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阐述了治国理政必须顺应民心、遵循道德规则的重要性。如果统治者不以德治国,而是依赖暴力与欺骗,那么最终将一无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