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端午与太岳同作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前尘隐隐梦迢迢,红染榴花泪未消。
万里沧溟初饮马,一年佳节又鸣蜩。
纫兰不尽离骚意,采艾愁闻屈突谣。
我有绿天堪避暑,任他门外火山焦。
万里沧溟初饮马,一年佳节又鸣蜩。
纫兰不尽离骚意,采艾愁闻屈突谣。
我有绿天堪避暑,任他门外火山焦。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林朝崧所作的《乙卯端午与太岳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传统记忆和感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首句“前尘隐隐梦迢迢”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模糊回忆,犹如梦境般遥远。接着,“红染榴花泪未消”以榴花盛开象征节日气氛,但泪水未干,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
“万里沧溟初饮马”借马饮水比喻诗人长途跋涉,可能寓指人生旅途的艰辛。“一年佳节又鸣蜩”则点明端午节的到来,蝉鸣声中透露出时光流转和节日的孤独感。
“纫兰不尽离骚意”引用屈原的《离骚》,通过纫兰(端午习俗之一,佩戴香草)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采艾愁闻屈突谣”进一步强调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同时暗含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最后两句“我有绿天堪避暑,任他门外火山焦”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决心,即使外界环境如火如荼,诗人仍坚守内心的清凉世界,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