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使君之任柳州
明 · 罗玘
潞江寒欲冰,柳州水如汤。
万里赴百粤,十年归番阳。
江头别时儿,今作长髯郎。
有力哮如虎,挺身驾长航。
指言百粤路,远在西南乡。
衡山高峨峨,洞庭渺茫茫。
借问水穷处,一源判离湘。
离合牂合郁,其流遂汤汤。
溯牂且溯郁,是为柳州疆。
二州十县地,荣瘁孰主张。
遐迩皆天氓,周室开明堂。
颂声如可作,太史纪循良。
万里赴百粤,十年归番阳。
江头别时儿,今作长髯郎。
有力哮如虎,挺身驾长航。
指言百粤路,远在西南乡。
衡山高峨峨,洞庭渺茫茫。
借问水穷处,一源判离湘。
离合牂合郁,其流遂汤汤。
溯牂且溯郁,是为柳州疆。
二州十县地,荣瘁孰主张。
遐迩皆天氓,周室开明堂。
颂声如可作,太史纪循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刘使君前往柳州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即将开始的新旅程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潞江的寒冷与柳州的温暖进行对比,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挑战。同时,通过描述友人从万里之外的百粤归来,再到踏上前往柳州的征途,展现了人生的流转与变化。
“江头别时儿,今作长髯郎”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外貌变化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友人从少年成长为壮年,岁月的痕迹不仅体现在外貌上,也体现在内心的成长与成熟上。而“有力哮如虎,挺身驾长航”则赞美了友人的勇气与坚韧,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勇往直前,如同猛虎般无畏。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描述,通过“衡山高峨峨,洞庭渺茫茫”这样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预示着旅程的未知与挑战。而“一源判离湘”则暗示了友人此行将跨越多条河流,经历不同的地域,最终到达目的地。
最后,“二州十县地,荣瘁孰主张”表达了对友人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关注,以及对友人在新环境中如何应对挑战的期待。同时,诗人也以“遐迩皆天氓,周室开明堂”来强调,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秉持公正与善良,为人民谋福利,正如古代帝王在明堂中主持祭祀,象征着对天地万物的尊重与敬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