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呈同院诸公六首(其一)
宋 · 邓忠臣
秋日同文馆,多朋信可依。
慧莺还伴锁,巧燕自知归。
藻鉴由来定,翘材未觉稀。
贤书早晚上,拭目看珠玑。
慧莺还伴锁,巧燕自知归。
藻鉴由来定,翘材未觉稀。
贤书早晚上,拭目看珠玑。
注释
秋日:秋季。同文馆:学校或学术机构。
朋:朋友。
信:信任。
慧莺:聪明的黄莺。
锁:指时间的流逝。
巧燕:灵巧的燕子。
归:回归或归途。
藻鉴:才华的评价。
翘材:杰出的人才。
稀:稀少。
贤书:有学问的书籍。
早晚:早晚都。
珠玑:比喻珍贵的文字或才智。
翻译
秋天在同文馆,众多朋友值得信赖。聪明的黄莺陪伴着锁住的时光,灵巧的燕子自然知道归途。
才华的评判自来公正,杰出的人才并未觉得稀少。
早晚研读贤能之书,满怀期待见证璀璨的明珠。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交往之乐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诗中“秋日同文馆,多朋信可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们在秋天共同聚集于书院的情景,体现了一种对知识和友谊的追求及依赖。“慧莺还伴锁,巧燕自知归”则是借用鸟类比喻文人的智慧和才情,如同燕子返回旧巢,暗示着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回归本真的态度。
“藻鉴由来定,翘材未觉稀”中,“藻鉴”指的是古代用来鉴赏文人的标准,而“翘材”则是指才华横溢的人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识别的自信和对未来才子的期待。最后,“贤书早晚上,拭目看珠玑”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文人的日常生活: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沉浸在读书之中,用心去揣摩那些璀璨如珠玑的经典之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聚会、才情归宿、鉴赏人才和致力经典学习等几个层面,勾勒出一幅文人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