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人赴官赏析

送人赴官

唐 · 齐己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
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
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拼音版原文

niánshǎozuòchūguānháixíngnán
bīnghuāngjīngfēngjiǔdiāocán

zhàoyànhuāguāngdànpiāoshūliǔgān
liáoyìngchōngshìshànbáofèngcháocān

注释

年少:年轻的时候。
初官:初次担任官职。
行路难:比喻做事艰辛不易。
兵荒:战争和饥荒。
经邑里:经过城镇乡村。
风俗:社会风气。
凋残:衰败。
照砚:照亮砚台,指夜读或写作的情景。
花光:烛光、灯光等微弱的光亮。
漂书:书籍随水流漂浮,比喻动荡中书籍受损。
柳絮:柳树的种子,轻飘易干,这里形容书籍干枯。
聊应:姑且、勉强地答应或应对。
充侍膳:充当侍奉饮食的职务。
薄俸:微薄的薪水。
继朝餐:继续或仅仅足够早晚餐。

翻译

年轻时初任小官,感觉如同行路艰难。
战乱灾荒经过城乡,当地的风气早已衰败不堪。
砚台上映出的烛光如此暗淡,书籍像柳絮般在漂流中干枯。
姑且应付着做些侍奉的差事,微薄的俸禄勉强维持朝夕的餐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仕子初任官职时的感慨与艰辛。"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表达了作者对仕途之艰难的深刻体会,正如年轻人踏入社会一般,充满了不易。这其中的“年少”二字,不仅指年龄上的青年,更蕴含着心灵和能力上尚未成熟的意味。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与民生凋敝的描写。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城邑被战火摧毁,人民的生活变得艰难而又缺乏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砚台上的花影显得淡淡,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书页间飘落的柳絮,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最后两句"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尽管内心有着不甘,但仍旧要勉强自己去适应当下的生活,无论这生活多么艰难和乏味。

整首诗通过对仕途、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动荡年代里面临挑战与困境时的心路历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