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杂咏六言三首(其三)
明 · 邓云霄
已怪鸿南燕北,更嗔芦白枫丹。
露下千山似洗,沙边孤棹偏寒。
露下千山似洗,沙边孤棹偏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江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感慨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句“已怪鸿南燕北”,诗人以鸿雁南飞、燕子北归的现象,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自然规律的感知。鸿雁南飞,燕子北归,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秋去冬来、春来秋往的征象,诗人通过这一现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句“更嗔芦白枫丹”,芦苇变白,枫叶变红,是秋天特有的景色。芦花的洁白与枫叶的火红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也暗示了生命的丰富与多彩。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嗔”字,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表现出对秋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叹。
第三句“露下千山似洗”,描述了清晨露珠洒满千山的情景,仿佛给山峦洗了一次澡,让山色更加清新明亮。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露水的滋润比作清洗,生动地表现了秋天早晨的宁静与纯净。
最后一句“沙边孤棹偏寒”,描绘了一幅在江边孤独的小舟上,舟中人感到寒冷的画面。这里的“偏寒”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小舟在广阔的江面上显得格外孤单,与前文的热闹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江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孤独与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