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浦晚秋旅怀
宋 · 真山民
西风吹梦越中游,剪剪轻寒入短裘。
雁字不将乡信写,蛩声空和旅吟愁。
邮亭冷雨孤灯夜,渔市斜阳一笛秋。
是处山川即吾土,仲宣何用怯登楼。
雁字不将乡信写,蛩声空和旅吟愁。
邮亭冷雨孤灯夜,渔市斜阳一笛秋。
是处山川即吾土,仲宣何用怯登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风:秋风。梦:梦境。
越中游:越地的旅行。
剪剪:形容微寒。
短裘:短衣。
雁字:雁群排列成的字形。
乡信:家乡的信息。
蛩声:蟋蟀的叫声。
旅吟:旅途中的吟唱。
邮亭:古代传递邮件的驿站。
孤灯:孤独的灯火。
渔市:渔夫交易的地方。
仲宣:王粲的字,三国时期诗人。
怯登楼:害怕登高望远。
翻译
秋风将我的梦境吹送到遥远的越中之地,微微的寒意穿透了我身上的短衣。大雁的行列并未带来家乡的消息,只有蟋蟀的叫声徒然应和着我漂泊的哀愁。
在寒冷的雨夜,我在邮亭独对孤灯,渔市在斜阳下响起秋天的笛声。
无论身处何处,眼前山水皆是我心中的故乡,为何像王粲那样害怕登高望远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旅途中所感所想。"西风吹梦越中游",开篇以西风起兴,暗示诗人的心随风飘向远方的越中之地,梦境与现实交织,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剪剪轻寒入短裘",通过轻寒的感受,描绘出秋意渐浓的环境,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雁字不将乡信写",借雁南飞而不传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又无法寄托,增添了旅途的落寞。"蛩声空和旅吟愁",秋虫的鸣叫仿佛在应和诗人的旅愁,更显孤独无依。
"邮亭冷雨孤灯夜",诗人身处冷雨中的邮亭,孤灯独照,夜晚的寂静更显凄凉。"渔市斜阳一笛秋",渔市的傍晚,笛声悠扬,却只能带来更深的秋意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是处山川即吾土,仲宣何用怯登楼",诗人感慨无论身在何处,山水之间皆有故乡之感,借用王粲(字仲宣)登楼远望的典故,表明自己无需如他般惧怕登高望远,因为心中已无畏,表达了诗人坚韧的内心世界和豁达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坚韧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