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北还鄱阳湖即事
明 · 苏葵
锦帆春晓漾湖光,岸芷江蓠十里香。
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
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
清啸数声山谷应,睡龙惊起浪花强。
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
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
清啸数声山谷应,睡龙惊起浪花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北归鄱阳湖途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思的交融。
首联“锦帆春晓漾湖光,岸芷江蓠十里香”,开篇即以绮丽的春晨景象引入,锦帆在湖面上轻轻荡漾,映衬着朝阳,湖畔的香草和江边的芳芷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香气扑鼻的画面。
颔联“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诗人通过想象云气自北而南,经过巍峨的华山,再向西飘过浔阳,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地理方位结合,既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颈联“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这里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的追慕和对屈原的缅怀之情。洪州,历史上曾是高士隐居之地;楚泽,则与屈原的《离骚》紧密相关。这一联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尾联“清啸数声山谷应,睡龙惊起浪花强”,诗人以清啸之声回应山谷的回响,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巨龙,浪花随之激荡。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