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方山宿李道士房赏析

游方山宿李道士房

唐末宋初 · 徐铉
从来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卧月明。
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拼音版原文

cóngláiwèimiànxiānshēngjiè西chuāngyuèmíng

èrshísānjiātóngyuànshíluózànháichéng

注释

从来:自始至终。
李先生:指代某位未见面的人物。
借我:想象中的场景,表示希望与对方亲近。
西窗:西方的窗户,常寓意夜晚或远方。
卧月明:躺在月光下,象征美好的梦境。
二十三家:泛指周围的邻居。
同愿识:共同渴望认识。
素骡:白色的骡子,可能是李先生的代称或象征物。
暂还城:暂时回到城市,可能暗示李先生在外奔波。

翻译

从未有机会见到李先生,只在梦中与他在西窗共赏明月。
众多邻居都希望能结识他,不知那匹白骡何时能回城一趟。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游方山宿李道士房》。诗中表达了诗人与一位名叫李先生的隐者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从来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卧月明。"

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虽然未曾见过李先生,但通过借助西窗下的清辉之月,与他产生了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这里的“卧月”意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在夜晚与月亮为伴,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这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和其他二十三位志趣相投之士共同的愿望,即希望能够认识李先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归隐之意,通过“素骡”和“暂还城”,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