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端州杂诗(其二)赏析

端州杂诗(其二)

清 · 钱澄之
庾岭军书昼夜飞,南昌无计解重围。
孤城烽锁粮垂尽,间道人疏信渐稀!入对漫图方略上,请师空见节旄归!同谋反正功休叙,可识章门事日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边疆军情紧急,军书日夜传递,而南昌之地却无法有效解救被围困的孤城。粮食即将耗尽,消息传递也日渐稀少,显示出局势的严峻与复杂。诗人通过“孤城烽锁粮垂尽”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战争中物资匮乏、信息闭塞的困境。

接着,“间道人疏信渐稀”进一步揭示了在战乱时期,秘密通道的使用也无法保证信息的畅通,人手的短缺和信件的递送变得异常艰难。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在危机时刻,人们为求生存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

“入对漫图方略上,请师空见节旄归!”这两句表达了对决策者和将领们在面对困境时所采取行动的反思。一方面,他们可能提出了各种策略和计划,但另一方面,实际执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导致了失败。这里的“节旄”,象征着权力和领导地位,暗示了在关键时刻,领导者的决策和执行力对于扭转局势至关重要。

最后,“同谋反正功休叙,可识章门事日非!”这两句则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讨了历史进程中的正义与非正义。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参与其中的人们可能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最终的结果往往难以预料,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这里提到的“章门”,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重要事件或转折点,强调了在历史长河中,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界限并非总是清晰可见,而是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历史进程中逐渐显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决策效果以及历史进程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