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五)
宋 · 晁补之
幼闻锦江春,欲访子云宅。
叩门问奇字,便埽四方迹。
青云看一鹗,凡毛愧累百。
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
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
叩门问奇字,便埽四方迹。
青云看一鹗,凡毛愧累百。
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
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
翻译
我从小听说锦江的春天美景,想要去拜访你的居所。敲门询问那些奇特的文字,你足迹遍布天下各地。
仰望你如青云中的雄鹰,平凡的羽毛自愧不如。
劳烦您指点我伯夷的事业,您的牙齿坚固,头发依然乌黑。
何时能摆脱世俗的牵绊,岁月流逝,令人惋惜不已。
注释
锦江:地名,代指美丽的江景。子云:可能指的是某位文人或友人的别称。
奇字:罕见或奇特的文字。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或崇高的理想。
劳公:对对方的尊称,意为尊敬的先生。
伯业:高尚的事业或学问。
齿坚头未白:形容人年岁虽大但身体硬朗。
俗累:世俗的束缚和牵累。
岁月可惋惜: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锦江春景的向往,以及对才华出众的子云(扬雄的字)的敬仰。诗人想象自己去拜访子云的居所,希望能学习到奇特的文字知识,并表示愿意远游四方以求学问。他称赞子云如青云中的雄鹰,超凡出众,相比之下,自己深感惭愧。
诗中“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一句,赞美子云虽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饱满,教导后辈,显示出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感叹岁月匆匆,希望能尽早实现这一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自我期许,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