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山分韵得成叶字(其一)
宋 · 张孝祥
昨日一尺雪,今朝十分晴。
杲日上积雪,光若虹气升。
江平镜新磨,地迥玉琢成。
赭山有令色,令我白眼青。
借马屋东家,唤客踏层冰。
冒貂挟裘茸,石路五里平。
竹树纷掩冉,珠幢间霓旌。
野僧不惯客,仓皇门前迎。
屋古少完壁,堂虚有危登。
石上迹宛宛,山腰塔亭亭。
劫火偶不烧,百年费支撑。
我有一尊酒,高处得细倾。
谅非无事饮,忧国空含情。
长歌眇寥廓,归路已戴星。
杲日上积雪,光若虹气升。
江平镜新磨,地迥玉琢成。
赭山有令色,令我白眼青。
借马屋东家,唤客踏层冰。
冒貂挟裘茸,石路五里平。
竹树纷掩冉,珠幢间霓旌。
野僧不惯客,仓皇门前迎。
屋古少完壁,堂虚有危登。
石上迹宛宛,山腰塔亭亭。
劫火偶不烧,百年费支撑。
我有一尊酒,高处得细倾。
谅非无事饮,忧国空含情。
长歌眇寥廓,归路已戴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大雪转晴后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开篇“昨日一尺雪,今朝十分晴”简洁有力,对比鲜明,勾勒出天气变化的戏剧性。接着,“杲日上积雪,光若虹气升”,阳光照耀在积雪之上,光芒如同彩虹般升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后阳光的灿烂景象。
“江平镜新磨,地迥玉琢成”两句,将江面比作新磨的镜子,大地则如精雕细琢的玉石,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大地的纯净与宁静。而“赭山有令色,令我白眼青”则通过赭山的颜色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感染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踏雪寻访的情景,“借马屋东家,唤客踏层冰”,展现了冬日出行的艰难与趣味。通过“冒貂挟裘茸,石路五里平”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旅途的艰辛。
“竹树纷掩冉,珠幢间霓旌”描绘了沿途的景色,竹树掩映,珠帘与彩旗交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丰富。而“野僧不惯客,仓皇门前迎”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热情。
最后,“屋古少完壁,堂虚有危登”描绘了古老房屋的破败与堂屋的空旷,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石上迹宛宛,山腰塔亭亭”则通过山石与塔楼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变化,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