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宋 · 苏轼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开篇即以宏伟的视野展现了诗人的胸襟,穆陵关与琅邪台构成了壮阔的画面。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则是对远处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这里借古代圣君虞舜之名,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凡尘、追求仙界自由之情。"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则是在感慨人生短暂,同时自嘲自己的放纵不羁。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这一句描绘了一幅仙女离去的画面,其中的"红裙"与"长笛"都给人一种飘逸脱俗之感。"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世的向往。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这里的"此山"指的是常山绝顶,而"白石封苍苔"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描绘。"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不愿离去的复杂情感。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这一句是对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慨,通过"朝露"和"白发"来比喻生命易逝。"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看破与超脱,认为纷争与执着都是徒劳,最终都会化为尘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苏轼深邃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