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富阳观山亭(其二)赏析

登富阳观山亭(其二)

宋 · 程俱
东吴山川少雄远,此中形势如江南。
当年伯符亦浪出,三雄相视徒眈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吴地区的山川风貌,虽不以雄伟壮观著称,却也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柔美韵味。诗人提到的“伯符”,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孙策,即东吴的奠基者之一。诗中“三雄”指的是当时的三个主要势力,暗示了东吴与其它势力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相互觊觎。

“东吴山川少雄远,此中形势如江南。” 开篇点明东吴地区山川的特点,虽不及北方的雄壮辽阔,却有着江南独有的秀美与细腻。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暗含了对东吴独特魅力的欣赏。

“当年伯符亦浪出,三雄相视徒眈眈。”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提到了孙策(伯符)的崛起,以及他与当时其他两大势力的对峙。这里的“浪出”并非贬义,而是指孙策凭借个人才略和勇力,从一介布衣成长为一方诸侯的过程,充满了豪情与机遇。而“三雄相视徒眈眈”则形象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互相虎视眈眈的紧张局势,体现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历史人物的引用,不仅展现了东吴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背景,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