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风雨夜拥炉防警楫儿从傍屡作啼思赏析

风雨夜拥炉防警楫儿从傍屡作啼思

明 · 陆深
野居宁免惧,所恨乏兼赀。
鸡犬偶不宁,儿女成悲啼。
青毡有旧物,绿林多健儿。
昨闻东西陌,颇受狐鼠欺。
明灯守长夜,风雨正凄其。
岂云网可漏,无乃岁阻饥。
春阳正骀荡,民物方皞熙。
愿言寄当路,莫惮催科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风雨之夜,诗人独坐炉旁,心中充满忧虑与感慨的情景。诗中通过“野居”、“所恨”、“鸡犬不宁”、“儿女悲啼”等词句,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安定。诗人感叹于自己无法避免的恐惧,以及缺乏足够的财富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接着,诗人提到家中虽有“青毡”这样的旧物,但“绿林多健儿”,暗示着在动荡的时局下,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他听说外面“颇受狐鼠欺”,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环境的险恶。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明灯守长夜”,独自面对风雨,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他反思是否“网可漏”,即是否有可能逃脱困境,又或是“岁阻饥”,即是否因为年岁的艰难而陷入饥饿。这种自我拷问,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无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春阳正骀荡,民物方皞熙”,预示着生机与希望。他希望将这份愿望寄托给当权者,希望他们能体恤民情,不要因催促赋税而耽误了百姓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