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高明台
宋 · 宋庠
悔倚危栏望夕霏,临高无事亦依依。
天长去鸟几时返,风罢孤云何处归。
一世功名惭击节,百年耕凿愿忘机。
衔恩感旧谁能免,犹喜荒洲在日围。
天长去鸟几时返,风罢孤云何处归。
一世功名惭击节,百年耕凿愿忘机。
衔恩感旧谁能免,犹喜荒洲在日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悔:后悔。倚:倚靠。
危栏:危险的栏杆。
夕霏:傍晚的雨雾。
天长:天空漫长。
去鸟:飞鸟离去。
返:返回。
风罢:风停。
功名:功勋和名声。
惭:羞愧。
击节:击掌赞赏。
忘机:忘却机心。
衔恩:感激恩德。
感旧:怀念旧人。
谁能免:谁能避免。
荒洲:荒芜的洲渚。
日围:环绕着阳光。
翻译
后悔倚靠在危险的栏杆上眺望傍晚的雨雾,站在高处无事可做也感到依恋。天空漫长,飞鸟何时才会返回?风停后孤独的云朵又将飘向何处?
一生的功名让我羞愧,只希望能忘却机心,安心耕读。
感激恩德,怀念旧人,这情感谁能避免?还好荒芜的洲渚仍环绕着阳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傍晚时分坐在高台上,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反思与感慨。"悔倚危栏望夕霏"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依靠着栏杆,看着渐浓的暮色,内心充满忧虑和悔意。"临高无事亦依依"则透露出诗人即便无具体事宜,也愿意在这高台上沉思,依依不舍。
接着两句"天长去鸟几时返,风罢孤云何处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看着天空中远去的鸟儿,不禁思索它们何时又会返回;而在风停之后,那些孤独的云朵,又该回到哪里呢?
"一世功名惭击节,百年耕凿愿忘机"则是诗人对于个人一生追求功名的反省,以及对长久以来的辛勤劳作的遗忘之愿。"衔恩感旧谁能免,犹喜荒洲在日围"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便是过去的恩惠,也难免会有所感触,然而诗人依然乐于在这偏僻的岛屿上度过每一天。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鸟归和孤云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功名和耕凿劳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反思与现实的无奈,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