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持国石藓
宋 · 梅尧臣
石根云常蒸,老藓密于毯。
湿翠连涧阴,净绿绕岩坎。
不异泉上芹,丰茸犹可揽。
安知山中客,远寄趣已淡。
湿翠连涧阴,净绿绕岩坎。
不异泉上芹,丰茸犹可揽。
安知山中客,远寄趣已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根:石头的根部。云常蒸:常年云雾缭绕。
老藓:多年生的苔藓。
密于毯:比毯子还密集。
湿翠:湿润的翠绿。
涧阴:山涧的阴凉处。
净绿:清澈的绿色。
岩坎:岩石的边缘。
泉上芹:泉边的芹菜。
丰茸:茂盛繁密。
犹可揽:仍可采摘。
山中客:山中的隐士。
远寄:遥远的寄托。
趣已淡:乐趣已经淡泊。
翻译
石头根部长年云雾缭绕,老苔藓密布如毯子。湿润的青翠连接着山涧的阴凉处,清澈的绿色环绕在岩石边沿。
这与泉边的芹菜无异,茂盛繁密仍可采摘。
谁能知道山中的隐士,他们的乐趣早已淡泊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持国石藓》,通过对石根上生长的茂密老藓的描绘,展现出山间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宁静。"石根云常蒸"描绘了石根处云雾缭绕的景象,"老藓密于毯"则形象地写出藓苔覆盖如毯的质感。"湿翠连涧阴,净绿绕岩坎"进一步描绘了绿色蔓延至涧边和岩石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湿润而清幽的氛围。
诗人以"不异泉上芹,丰茸犹可揽"比喻这些石藓如同泉水边的芹菜,生机盎然,可供采摘,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然而,最后一句"安知山中客,远寄趣已淡"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感慨,虽然景色优美,但远离尘世的孤独和心境的淡泊也隐约流露出来。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物抒怀的山水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