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
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
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
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
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绝节:断折的枝节,比喻事物中断或不顺畅的部分。无缓响:没有缓解或积极的回应。
伤雁:受伤的大雁,比喻离散或悲伤的人。
哀音:悲哀的声音。
非同:并非相同或一样。
年岁意:因年岁增长而生的感慨。
谁共:谁能一起。
别离心:离别时的心情。
伊昔:从前,往昔。
谬通途:错误地走上仕途,指选择不当的职业道路。
冠屣:戴上帽子穿上鞋,比喻正式或准备充分。
预人林:步入人群,开始社会生活。
浮江:在江面上航行。
南岳:指南岳衡山,这里泛指远方的名山。
登潮:登上潮头,形容冒险或探索的精神。
海阴:海的另一边,喻指未知的地方。
游居:游玩或居住的生活。
浅:短暂,不深入。
慕美:向往美好。
久相深:长期以来情感深厚。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春草秀:春天里草木秀丽。
嘤嘤:鸟叫声,形容和谐悦耳。
喜候禽:报春的鸟儿,象征吉祥。
长物:万物,自然界的一切。
明茂:明亮茂盛,生机勃勃。
尊盛:尊贵显赫者。
独幽沈:独自沉静,不为外界所动。
之子:这个人,指友人或对方。
安所适:去哪里,何去何从。
我方:我正。
栖旧岑:停留在旧日的山岭,比喻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或状态。
坠欢:失去的欢乐。
岂更接:怎能再续。
明爱:明显的爱意,此处指深厚的友谊或感情。
邈难寻:遥远而难以追寻。
翻译
断折的枝节没有缓解的回响,受伤的大雁发出哀伤的声音。并非都因年岁的感伤,谁能共担这离别的愁绪。
往昔错误地踏上仕途,穿鞋戴冠步入人群之中。
江面泛舟遥望南岳,登上潮头窥视海的另一边。
谁说游玩居住的日子浅薄,对美好的向往已久远而深刻。
绿草茂密春意盎然,鸟儿和鸣喜迎佳节。
万物都在光明中繁茂,唯有尊贵者独自沉寂。
你将去向何方,我正停留在旧日的山岭。
失落的欢乐怎能再续,那份深情已遥不可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之情感深厚和不舍。
"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悲凉气氛,"绝节"指的是树枝断裂的声音象征着友情的中断,而"伤雁"则是比喻朋友间的情感如同受伤的大雁发出的哀鸣。"非同年岁意"意味着不仅是岁月流转带来的离别,而是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诗人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伊昔"指的是过去,"谬通途"可能是指朋友共同走过的小路,而"冠屣预人林"则是在说他们曾经一起在树林中徘徊。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现在的孤独状态,他站在江边遥望南岳,又或者登上潮汐去窥视海的阴霾。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他认为这种关系绝非浅薄,而是长久且深厚的。"萋萋春草秀"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而"嘤嘤喜候禽"则是形容诗人对鸟鸣的喜悦,暗示着他对自然和生活仍有热情。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诗人在赞美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长物尽明茂"指的是长久以来万物生长繁茂,而"尊盛独幽沈"则是在说他个人的内心世界深沉而不为世人所了解。最后两句,诗人问道他的朋友安在何处,他自己则是栖息在旧时的山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这两句表达了对已逝友情的怀念与追寻之难。"坠欢"指的是欢乐时光的消逝,而"明爱"则是指曾经明显且深厚的情感。诗人感到这种美好的情感如今已变得遥不可及,难以再次找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