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端州得儿法祖志慰(其一)
清 · 钱澄之
三年啼已罢,万里尔犹存。
把袖天涯梦,伤弓闽海魂!语音乡国变,长大故人恩。
欢剧嗟苏武,还家乏子孙!
把袖天涯梦,伤弓闽海魂!语音乡国变,长大故人恩。
欢剧嗟苏武,还家乏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到端州得儿法祖志慰(其一)》。诗中充满了对远方儿子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首联“三年啼已罢,万里尔犹存”,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离别三年后的思念之情,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对儿子的牵挂依然如故,仿佛他还在万里之外的地方等待着归期。
颔联“把袖天涯梦,伤弓闽海魂”,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念之情比作梦境中的牵手,又比作受伤的箭矢在海上飘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担忧。
颈联“语音乡国变,长大故人恩”,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老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语音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故人恩”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持久。
尾联“欢剧嗟苏武,还家乏子孙!”以苏武牧羊北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儿子平安归来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家族传承的忧虑,希望儿子能顺利归来,为家族延续血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情思念和对故乡、友情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