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唐 · 许浑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秋来:秋季的到来。凫雁:指野鸭和大雁,此处泛指水鸟。
下方塘:降落到池塘中。
系马:拴马。
朝台:早晨的高台,此指朝向太阳的高处。
步夕阳:在夕阳下散步。
村径:乡村小路。
绕山:环绕着山。
松叶暗:松树叶子显得深暗。
野门:乡野间的门,代指简陋的居所。
水稻花香:稻谷开花的香气。
云连海气:云与海的气息相连,形容空气湿润。
琴书润:琴和书因为湿润的空气而感觉温润。
风带潮声:风中带有海潮的声音。
枕簟凉:枕席因凉风吹拂而感凉爽,簟指的是竹席。
西下磻溪:向西去到磻溪,磻溪为地名,也是姜太公遇周文王之地,这里比喻等待机会。
犹万里:还有很远的距离。
垂白:头发花白,指年老。
待文王:等待像周文王那样的明君赏识。
翻译
秋天来临,野鸭大雁飞落池塘,我拴好马在朝台漫步享受夕阳。村庄小路环绕着青山,松树叶子幽暗,野外的门旁稻谷开花香气扑鼻。
云雾连接着海的气息使得琴和书籍都感到温润,风中夹带着潮水的声音让枕席也变得凉爽。
虽然离磻溪还有万里之遥,但是否能像姜太公那样白发苍苍时等待文王的赏识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开篇两句“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写出了季节更替之时,天鹅般的白鸥降落在水塘边,诗人则在朝台(可能是某种高处)上系好马匹,漫步于傍晚的阳光中。这里通过凫雁和夕阳,渲染出了秋意浓厚的景象。
接着,“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两句则描写了乡间小路环绕在山势之间,松树的叶子因为季节更迭而显得深沉昏暗,而田野之门紧邻着河流,稻米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通过村径、松叶和稻花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秋天的静谧与丰收。
中间两句“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云朵似乎连接着远方的大海,给人以广阔之感;而琴书在秋日的微风中也变得更加润泽。同时,夜晚的被褥(枕簟)因带有潮汐的声音而显得凉爽宜人。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联想,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末尾两句“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的向往,以及希望像古代圣贤文王一样,能够留下不朽的文学成就。这里的“西下磻溪”指的是前往西边的山涧之中,而“犹万里”则展现了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感;“可能垂白待文王”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古圣先贤的敬仰。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秋天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传承与个人理想追求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蕴含丰富哲思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