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郑大夫挽辞
明 · 林大春
年来故老半凋残,元亮哀词讵忍看。
宦迹遗思馀剑履,交情垂泪动衣冠。
天低古树黄云暮,月落空庭紫气寒。
感慨江河无日返,凭谁力与障狂澜。
宦迹遗思馀剑履,交情垂泪动衣冠。
天低古树黄云暮,月落空庭紫气寒。
感慨江河无日返,凭谁力与障狂澜。
鉴赏
这首挽辞《宝峰郑大夫挽辞》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生前功绩的缅怀。诗中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故人离世后留下的哀伤氛围,以及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
首联“年来故老半凋残,元亮哀词讵忍看。”以“故老”凋零,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引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元亮,此处借指陶渊明,其哀词难以直视,暗含对逝者之哀痛之情难以言表。
颔联“宦迹遗思馀剑履,交情垂泪动衣冠。”通过“宦迹”、“剑履”、“交情”、“衣冠”的意象,展现了逝者在官场的足迹与成就,以及与人交往中的深情厚谊。垂泪动衣冠,形象地描绘了众人因哀悼而泪水涟涟,衣冠尽湿的情景。
颈联“天低古树黄云暮,月落空庭紫气寒。”以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古树、黄云、暮色、月落、空庭、紫气,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哀伤的画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尾联“感慨江河无日返,凭谁力与障狂澜。”以江河比喻逝者的生命之流,表达对逝者无法回归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如何阻挡人生悲痛洪流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哀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哀悼,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