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葛稚川先生祠
明 · 欧必元
曾谒朱明白石天,丹砂遗灶尚依然。
非关采药求金汞,那得乘风到玉田。
葬后衣冠留往日,岩前碑碣是何年。
若论冲举寻常事,请读君家抱朴篇。
非关采药求金汞,那得乘风到玉田。
葬后衣冠留往日,岩前碑碣是何年。
若论冲举寻常事,请读君家抱朴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葛稚川先生祠的拜谒之行,充满了对古代仙人生活的遐想与敬仰。首联“曾谒朱明白石天,丹砂遗灶尚依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祠堂的环境,暗示着葛稚川曾经在此修行,留下了许多神秘的痕迹。诗人并未直接提及葛稚川的修道活动,而是通过“丹砂遗灶”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玄奥色彩的世界。
颔联“非关采药求金汞,那得乘风到玉田”则进一步揭示了葛稚川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这里“采药求金汞”暗喻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乘风到玉田”则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逍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葛稚川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探索与追求,而非物质上的积累。
颈联“葬后衣冠留往日,岩前碑碣是何年”转而描述了祠堂内的景象,通过“衣冠”和“碑碣”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时间的流逝。这些古老的遗物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读者不禁思考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
尾联“若论冲举寻常事,请读君家抱朴篇”则以一种谦逊的姿态邀请读者深入阅读关于葛稚川的著作《抱朴子》,以此来进一步了解这位古代仙人的生活哲学和思想。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葛稚川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葛稚川先生祠的拜谒经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仙人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