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四首(其一)
风连箕毕动,云傍斗牛高。
水鹳巢林木,池鱼上野蒿。
农人愁饿莩,采撷到溪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十日的积雨过后,湖水上涨,水面几乎与堤岸齐平的情景。诗人通过"平湖添半篙"形象地展现了雨量之大。接着,他写到风吹过箕毕星宿,云朵聚集在斗牛星座附近,营造出雨势浩大的自然景象。
水鹳选择在林木间筑巢,而池塘里的鱼儿因水位上升,甚至游到了岸边的野蒿丛中,这些细节生动展示了雨后生态的变化。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还关注到社会民生,指出农人们因为忧虑饥荒,不得不去溪边采集可以充饥的植物,如毛发般的水生植物。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景象,既有自然之美,又透露出人间疾苦,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刘基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现实主义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
词语解释
采撷的意思:[释义](1) (动)〈书〉采摘。 (2) (动)〈书〉采集。 [构成]并列式:采+撷...
池鱼的意思:◎ 池鱼 chíyú(1) [fish in pool]∶池中的鱼(2) [innocent people involved in trouble or suffering]∶比喻无辜受累遭殃。如:池鱼堂燕(比喻无辜受祸);池鱼幕燕(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斗牛的意思:◎ 斗牛 Dǒuniú[Dou Xiu and Niu Xiu] 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斗牛 dòuniú[bullfight] 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饿莩的意思:见“ 饿殍 ”。...
箕毕的意思:箕与毕为二星宿名,据传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文选·张协<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张铣 注:“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期,会也,月与箕会则风,毕会则雨。” 宋 苏辙 《燕山》诗:“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明 王廷陈 《咏怀》:“箕毕各有好,况此世上羣。”...
积雨的意思:◎ 积雨 jīyǔ[prolonged raining] 长久下雨积雨成灾...
林木的意思:◎ 林木 línmù(1) [forest tree]∶生长在树林中的树(2) [forest;grove;woods]∶树林林木葱郁...
农人的意思:◎ 农人 nóngrén[farmer] 旧指农民农人告余。——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十日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溪毛的意思: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 杜预 注:“毛,草也。” 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 海涌 ...
野蒿的意思:艾蒿的别名。 明 何景明 《白帝城》诗:“ 永安 亦在荒城里,玉殿凄凉空野蒿。” 清 厉鹗 《普静寺》诗:“ 梁 朝佐命 齐 家令,灯暗伽蓝长野蒿。” 清 徐昂发 《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之二:“东风倚棹木兰舠,旧时 淮 张 剩野蒿。”按, 张 ,指 张士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