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越抚军寿词(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百蛮歌舞我公来,献岁椒觞接寿杯。
元老天归南极老,春台人望越王台。
木棉花吐千枝笔,明月珠生九孔胎。
岭海旧称丰丽地,只今憔悴仗云雷。
元老天归南极老,春台人望越王台。
木棉花吐千枝笔,明月珠生九孔胎。
岭海旧称丰丽地,只今憔悴仗云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越地区庆祝抚军到来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氛围。首句“百蛮歌舞我公来”,生动展现了当地民族在抚军莅临时欢腾起舞的场景,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共处。接着,“献岁椒觞接寿杯”描绘了人们以椒酒和寿杯相敬,表达对抚军的敬意与祝福,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元老天归南极老,春台人望越王台”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抚军比作德高望重的元老,表达了对其品德与能力的高度赞扬。同时,通过“春台人望”与“越王台”的对比,既赞美了抚军的英明领导,也暗含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追忆与向往。
“木棉花吐千枝笔,明月珠生九孔胎”则是对东越自然景观的赞美,木棉花如笔般绽放,明月珠则似九孔之胎,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物产丰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抚军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繁荣。
最后,“岭海旧称丰丽地,只今憔悴仗云雷”表达了对东越地区过去丰饶美丽景象的怀念,同时也寄寓了对抚军能够借助天时地利,恢复并提升地区面貌的期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抚军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东越地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