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其一)
宋 · 洪咨夔
自期东里先生似,恰与西龙道院宜。
槲叶萧骚秋入画,梅花的皪月供诗。
盟鸥谁是知机早,叹鹤吾犹决计迟。
归去来兮松菊在,故山毋用费文移。
槲叶萧骚秋入画,梅花的皪月供诗。
盟鸥谁是知机早,叹鹤吾犹决计迟。
归去来兮松菊在,故山毋用费文移。
注释
自期:期待。东里先生:比喻有德行的人。
恰与:恰好适合。
西龙道院:可能指隐居修行的地方。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
萧骚: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秋入画:秋天的景色如画一般。
梅花的皪:梅花的洁白。
月供诗:月亮下的美景触发诗兴。
盟鸥:与鸥鸟结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知机早:早早明白事物的规律。
叹鹤:感叹自己。
决计迟:决定得晚。
归去来兮:引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表示回归田园。
松菊在:松菊象征隐士生活。
毋用:不必。
费文移:频繁地写信告知搬家之事。
翻译
我期待自己能像东里先生一样,恰好也适合西龙道院的生活。秋天的槲叶沙沙作响,如画卷般美丽,冬月下的梅花皎洁,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谁能早早地理解鸥鸟的心意?我感叹自己决定与鹤为伴的决心来得晚。
既然已经决定回归自然,松菊相伴于山间,就不必再为搬家的事写信烦扰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名为《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其一)》。诗人以自我期许和对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隐逸情怀。首句“自期东里先生似”,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古代贤者东里先生那样淡泊名利,超然物外。次句“恰与西龙道院宜”则暗示了诗人向往宁静的道院生活,认为自己与这样的环境相得益彰。
“槲叶萧骚秋入画,梅花的皪月供诗”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槲叶和冬夜的梅花,营造出诗意盎然的画面,暗示诗人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美景转化为诗篇。这里的“秋入画”和“月供诗”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盟鸥谁是知机早,叹鹤吾犹决计迟”两句,诗人以鸥鸟为盟友,感叹自己未能早早领悟人生真谛,而对鹤的自由自在仍抱有迟疑,流露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及早抉择的自嘲。
最后,“归去来兮松菊在,故山毋用费文移”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归隐山林的决心,即使没有外界的邀请,他也愿意留在松菊相伴的故山,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不愿再受俗事牵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