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莽草
宋 · 乔梦符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
非惟自己受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
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
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
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
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非惟自己受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
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
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
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
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鼠莽:一种剧毒草药。随死:立即死亡。
私忿:个人恩怨。
诚难欺:确实难以欺骗。
乐国:快乐的国家。
徒有:只有,空有。
东阳田家儿:东阳地方的一个农家孩子。
翻译
听说有种草叫鼠莽,一旦食用就会立即丧命无法救治。不仅自己承受剧毒,还会让妻子儿女常常悲泣。
原想借此草报复个人恩怨,却不知官府实难欺骗。
人生在世,快乐的国家哪里容易得到,如此轻易放弃生命真是愚蠢。
县令感到惭愧,因为未能造福百姓,只能用言语表达他的勤勉。
后来有人询问此事是谁所为,只回答说是东阳田家的孩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剧性的场景,讲述了一种名为“鼠莽”的毒草,如果食用将会导致无法治疗的死亡。诗人通过这个情节,表达了对生命宝贵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在开篇,诗人便直接点出了“鼠莽”草的剧毒及其对家庭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不仅个人难以幸免,还会让妻儿陷入长期的悲痛之中。这种描述营造了一种紧迫和无奈的氛围。
接着,诗人转向了个人的愤懑与社会的不公正。他似乎在控诉某种私仇,并且对官府的无能或冷漠表示出了失望。这里,“本图将此报私忿”一句,透露出个人对于正义和秩序的渴求以及现实中的挫败感。
紧接着,“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两句,更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轻视生命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共同写照。
最后,“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一句,则表现了地方官员在面对民众疾苦时的无力感。他们虽然表面上勤勉地展现着关切,但实际上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诗的结尾,“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则是对整个悲剧的一个总结,也暗示了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不会被完全揭露。这里的“东阳田家儿”,可能象征着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他们在社会底层的处境无疑增加了他们遭遇不幸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鼠莽草毒性和其带来的悲剧后果的描写,触及了生命、正义与社会责任等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