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敬和还家自喜
宋 · 洪咨夔
溪山鱼鸟识车尘,风日温明试小春。
黄帽青鞋安乐法,芋魁豆荚太平人。
接篱倒着情怀放,蓬沓逢迎气味真。
儿亦梦牵潭上菊,和香细嚼胜猩唇。
黄帽青鞋安乐法,芋魁豆荚太平人。
接篱倒着情怀放,蓬沓逢迎气味真。
儿亦梦牵潭上菊,和香细嚼胜猩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车尘:车轮扬起的尘土,代指世俗的踪迹。小春:春季的早期,这里比喻温暖宜人的气候。
黄帽青鞋:朴素的装扮,象征简朴生活。
芋魁豆荚:寻常食物,象征百姓的日常生活。
情怀放:心情舒畅,无拘无束。
蓬沓:形容人多或杂乱的样子。
潭上菊:象征高雅与隐逸。
猩唇:比喻珍贵的食物,此处用来形容菊花的香味。
翻译
溪山中的鱼鸟都认得车轮扬起的尘土,温和明亮的春日里仿佛提前进入了小春天。戴着黄帽、穿着青鞋的人们享受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以芋头和豆荚为食,象征着太平盛世。
邻居们热情地迎接,他们的气息真诚而淳朴。
孩子们也梦到潭边的菊花,细嚼它们的香气,比吃猩唇还要美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所见的田园风光以及内心的喜悦。首句“溪山鱼鸟识车尘”,以生动的意象写出山水之间对诗人归来的感知,鱼鸟似乎能辨识他的车轮扬起的尘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次句“风日温明试小春”则描绘了春天初临时温暖明媚的景象,暗示诗人归心似箭,期待家中温馨的生活。
“黄帽青鞋安乐法”一句,诗人以朴素的装束表达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安乐法即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方式。接下来,“芋魁豆荚太平人”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季节和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接篱倒着情怀放”描绘了诗人与乡邻亲切交谈的场景,倒着情怀放,即心情舒畅地倾诉,体现出乡村淳朴的人情味。“蓬沓逢迎气味真”则写出了乡亲们热情好客的真实情感,蓬沓形容人多而热闹,逢迎则表达了乡亲们的真诚欢迎。
最后两句“儿亦梦牵潭上菊,和香细嚼胜猩唇”以孩子梦见潭边菊花,想象其香气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期待,认为这样的生活胜过任何珍馐美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还家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