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其一)赏析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其一)

宋 · 赵蕃
年年赋梅诗,不赋如有阙。
于梅亦何事,我好自渠结。
昔人思故人,往往托风月。
我今故人思,因梅念高节。

注释

年年:每年。
赋:写。
梅诗:关于梅花的诗。
如有阙:如果有所遗漏。
于梅:对于梅花。
亦何事:又能有什么事情。
我好自渠结:我只是自己有这种情感寄托。
昔人:古人。
故人:旧友。
托:寄托。
风月:自然景象,常用来象征情感。
我今故人思:我现在思念我的旧友。
因梅:因为梅花。
念:想起。
高节:高尚的节操。

翻译

每年都要写梅花的诗,如果没写就感觉有所缺失。
对于梅花,我又能有什么情感寄托呢?只是我自己喜欢罢了。
古人常常通过风月来思念旧友。
我现在思念旧友,是因为梅花让我想起了高尚的节操。

鉴赏

这首宋代赵蕃的诗《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其一)》以梅花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赞美。每年写梅诗已成为习惯,今年也不例外,但这次的写作更显得必要,仿佛若不赋梅,便有某种情感的缺失。诗人并不直接描述梅花的外在美,而是通过梅花象征着高洁的节操,寄托自己对故人的怀念。

“昔人思故人,往往托风月”,诗人借用古人常借风月寄寓思念之情的传统,暗示自己此刻也正通过梅花来怀念远方的亲朋好友。最后两句“我今故人思,因梅念高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敬仰,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